虽然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allo-HSCT)是最有效且可能治愈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的治疗手段,但是仍有26-66%的B-ALL可能经历allo-HSCT后复发。造血干细胞移植后预后极差,中位生存时间不足6个月,5年生存仅10%左右。目前,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疗法在难治/复发B-ALL中完全缓解率高达70-90%。对于allo-HSCT后复发患者,相比于自体T细胞数量不足且功能严重受损,移植供者来源的健康T细胞具有更好可及性和患者体内更长的存续时间。但是,供者来源CAR-T细胞治疗可能存在诱发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风险及其他治疗相关毒性。目前异基因移植后供者来源CAR-T细胞治疗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有待进一步证实。
2023年12月21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黄河教授团队联合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新桥医院)张曦教授团队在柳叶刀子刊《eClinicalMedicine》在线发表题为Donor-Derived Anti-CD19 CAR T Cells GC007g for relapsed or refractory B-Cell 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 after allogeneic HSCT: A Phase 1 Trial的论文,公布了移植供者来源的靶向CD19 CAR-T细胞(GC007g)治疗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复发B-ALL的I期临床研究结果。亘喜生物科技集团(简称“亘喜生物”)为合作单位。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黄河教授、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张曦教授、亘喜生物李文玲博士及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王东睿研究员为共同通讯作者。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罗依教授、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高蕾教授及亘喜生物刘佳为共同第一作者。
该研究共筛选2021.3.15至2022.5.19共15例B-ALL患者,3例患者分别因意愿改变、供者拒绝及死亡未能入组。最终9例患者接受GC007g输注(剂量组1=6x105/kg, n=3; 剂量组2= 2x106/kg,n=6)。患者中位年龄为31(21-48)天。其中7例患者BCR-ABL基因阳性。患者中位复发距离异基因移植时间为185(81-2063)天, 所有患者均无髓外侵犯病灶。供者分别为亲缘全相合(n=3),亲缘单倍体供者(n=6)。 移植供者来源CAR-T在所有患者均有效扩增。1例患者出现剂量限制性毒性。所有患者均经历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RS)及不同程度非血液学毒性。3例患者出现急性GVHD(I度,n=1; II度,n=1, IV度,n=1),治疗后均完全缓解。回输28天,所有患者均获得完全缓解且微小残留病灶(MRD)阴性。中位随访475(322-732)天,2例患者出现CD19阴性复发,7例患者持续缓解。12个月的总体反应率为75%,1年的无白血病生存及总体生存分别为77.8%及85.7%。
该研究成果证实了造血干细胞移植供者来源靶向CD19 CAR-T可有效治疗allo-HSCT复发的B-ALL,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为临床进一步应用供者来源CAR-T细胞治疗提供有力证据,为allo-HSCT复发患者带来新的治疗希望。
作者简介
通讯作者
黄 河 教授
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
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973首席科学家;
浙江省特级专家,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院长,党委副书记;
浙江大学血液学研究所所长;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血液学科带头人。
通讯作者
张 曦 教授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后)导师;
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陆军军医大学新桥医院血液病医学中心主任;
中国人民解放军血液病中心主任;
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常务委员、造血干细胞应用学组副组长;
中国抗癌协会血液肿瘤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血液科医师分会常务委员;
中国血液病专科联盟副理事长;
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实验血液学专委会常务委员。
第一作者
罗 依 教授
教授,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骨髓移植中心副主任;
浙江省551创新人才;
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造血干细胞移植学组副组长;
浙江省医学会血液学分会常委;
浙江省抗癌协会血液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
共同第一作者
高 蕾 教授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新桥医院血液病医学中心血液病医学中心副主任;
干细胞与生物治疗科主任;
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白血病学组委员;
重庆市医学会血液病专委会主任委员;
重庆市医师协会血液科医师分会委员。
原文链接:
供稿:罗依、杨露欣
编辑:赵妍敏
免责声明:该信息仅作医学和科研参考,赛诺菲不建议以任何与您所在国家所批准的处方信息不符的方式使用本产品。本材料仅供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使用。
4M编号:MAT-CN-2402316-1.0
审核时间:02/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