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SIU 名家视角 | 叶烈夫教授分享有关前列腺表面脂肪淋巴结阳性患者的中国单中心经验
返回原文 2932次浏览
2023-10-15 22:24:11

关键信息

◆ 不建议对所有接受RP(前列腺癌根治手术)的患者进行常规PAFP(前列腺前脂肪垫)单独病理分析,除非存在前侧肿瘤、肿瘤体积较大、中高危前列腺癌。

◆ 淋巴结转移的前列腺癌患者可以接受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包括术后辅助放疗与辅助内分泌治疗。

第43届国际泌尿外科学会(SIU)大会于2023年10月11日-14日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举行,会议聚焦泌尿学领域最新进展,通过国际教育和研究合作,使国际的泌尿外科医师都能够为患者提供最高标准的泌尿外科治疗。大会特设中国专场,众多中国学者就泌尿学热点话题分享学术研究成果,CCMTV泌尿频道记者诚邀福建省立医院泌尿外科行政主任叶烈夫教授接受采访。




叶烈夫教授采访视频


Q1:请您就本次大会发言的议题《Presence of lymph nodes and lymph node metastasis within anterior prostatic fat pad in RRP patients: a single Chinese institution experience》进行扼要分享

叶烈夫教授:

本次SIU China Symposium我们团队分享了接受RRP(经耻骨后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患者存在前列腺前脂肪垫(PAFP)淋巴结转移:中国单中心经验。PAFP是覆盖于背静脉复合体和前列腺前表面的纤维脂肪组织,在临床上,我们也称为前列腺表面脂肪。目前前列腺癌根治手术当中,第一个步骤即清除前列腺表面脂肪以更好地暴露前列腺。既往很少将前列腺表面脂肪送病理检测。但随着一系列研究结果证实并报告[1-5],PAFP中存在淋巴结并有淋巴结转移可能;部分盆腔淋巴结阴性患者存在PAFP淋巴结转移,导致肿瘤病理分期升级。因此EAU指南[6]推荐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中应常规切除PAFP,并送病理检查。

但这些数据大多来自于西方国家,中国的临床数据有限,因此基于以上原因,我们开展了这项临床研究,观察2020年3月至2022年12月内接受RP的前列腺癌患者共255例。19例(7.45%)患者在PAFP中发现淋巴结,其中3例(1.18%)证实淋巴结阳性。既往文献报道,PAFP中淋巴结检出率为1.1-10.9%,淋巴结转移率为0-3.8%。

同时,研究发现PAFP中淋巴结的检出和是否存在淋巴结转移与前列腺癌患者危险分层、肿瘤所在位置具有相关性。3例证明有PAFP淋巴结转移患者均有更高的Gleason评分、更高的临床和病理T分期,更高的PSA水平,其中1例还有骨的寡转移。此外,如果肿瘤靠近前侧的位置,也较容易发生前脂肪垫淋巴结转移。其他大部分患者,属于中低危,或者肿瘤的位置靠后侧或外侧,发生前脂肪垫淋巴结转移率较低。

综上所述,由于PAFP中淋巴结受累的比例较低,肿瘤转移的发生率较少,不建议对所有接受RP的患者进行常规PAFP单独病理分析,除非肿瘤位于前列腺前侧、肿瘤体积较大或中高危前列腺癌。当然,以上分享的内容仅代表我们单中心的研究结果,今后还会观察更多病例数据,对目前观察结果进行验证。


Q2:临床上,针对有淋巴结转移患者请您分享一些手术经验?

叶烈夫教授:

在中国前列腺癌筛查普及率有限,因此国内伴淋巴结转移的局部进展期患者较为常见,且有淋巴结转移患者其生存率较未转移患者低。因此,这类患者应积极治疗,可选择手术或放疗为主的综合治疗,包括术后辅助放疗或辅助内分泌治疗。针对这类患者,手术可关注:第一,淋巴结清扫范围要标准;第二,尽可能减少淋巴漏。

根治术后,我们需要关注以下几方面:

第一,病理结果。关注是否存在精囊侵犯、 病灶是否超出前列腺包膜、局部切缘是否阳性等。

第二,淋巴结转移情况。包括淋巴结转移的数目、范围等。

第三,术后监测PSA水平。一般在术后6到8周,监测PSA是否能降到0.1以下,或者更低的水平。

我们根据以上情况来判断患者术后是否存在肿瘤残留。

若患者存在高危因素,如:切缘阳性,或精囊侵犯,或淋巴结转移,或Gleason评分高,或术后PSA升高,建议尽早进行辅助放疗或联合内分泌治疗,提高患者生存时间。

小结


国内关于前列腺癌伴前列腺前脂肪垫(PAFP)内淋巴结转移数据有限。但我们中心研究提示,对于存在前侧肿瘤、肿瘤体积较大、中高危前列腺癌,建议进行PAFP淋巴结送检以明确是否存在淋巴结转移,对明确病理分期、制订积极的治疗计划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此外,淋巴转移是前列腺癌常见的转移方式,以手术为主结合辅助放疗或辅助内分泌治疗的综合治疗方案,能够延长患者生存时间。








叶烈夫


  • 福建省立医院泌尿外科主任、医学博士、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 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委员及CUA肿瘤学组委员

  • 中国医师协会泌尿外科医师分会委员及CUDA微创及机器人学组委员

  • 福建省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主任委员

  • 福建省泌尿外科专业医疗质量控制中心主任委员

  • 福建省医师协会泌尿外科医师分会副会长

  • 福建省抗癌协会泌尿男生殖肿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 美国泌尿外科学会(AUA)会员

  • 国际泌尿外科学会(SIU)会员

  • 欧洲泌尿外科学会(EAU)会员

  • 国际腔道泌尿外科学会(EUS)会员

  •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编委

  • 《泌尿外科杂志》电子版编委

  • 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2022版《中国泌尿外科和男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阴茎癌诊断治疗指南分篇副主编


参考文献:

[1]KothariPS, ScardinoPT, OhoriM, et al. Incidence, location, and significance of periprostatic and periseminal vesicle lymph nodes in prostate cancer[J]. Am J Surg Pathol, 2001, 25(11):1429-1432.

[2]KimIY, ModiPK, SadiminE, et al. Detailed analysis of patients with metastasis to the prostatic anterior fat pad lymph nodes: a multi-institutional study[J]. J Urol, 2013, 190(2):527-534.

[3]KwonYS, HaYS, ModiPK, et al. Oncologic outcomes in men with metastasis to the prostatic anterior fat pad lymph nodes: a multi-institution international study[J]. BMC Urol, 2015, 15:79.

[4]BallMW, HarrisKT, SchwenZR, et al. Pathological analysis of the prostatic anterior fat pad at radical prostatectomy: insights from a prospective series[J]. BJU Int, 2017, 119(3):444-448.

[5]WengWC, HuangLH, HsuCY, et al. Impact of prostatic anterior fat pads with lymph node staging in prostate cancer[J]. J Cancer, 2018, 9(18):3361-3365. 

[6]EAU-EANM-ESTRO-ESUR-SIOG Guidelines on Prostate Cancer-2023.